人民币基金与外币基金的比较分析
从1998年成思危先生提出股权投资1号文件至今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走过20余载春秋,在支持中国创新创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 , 有VC/PE支持的中小上市企业达到348家 ,占当年上市公司比重的65% ,仅2021年1-11月,有VC 有VC/PE支持的中小上市企业达到385家,占比达到69.49%。股权投资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和筛选潜在优质企业的作用得到了有效运用 。 本文将人民币与外币基金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阶段 、 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深度挖掘人民币和外币基金在募、 投退等方面的异同表现供投资实践参考。
国内资管行业发展概况
从国内资产管理市场管理规模来看 ,2013年到2017年复合年均增速CAGR达到29.18% , 但2018年负增长 ,2019年增长率仅为0.42% 。 虽然资产管理行业整体增长趋于平缓 ,但其中私募股权 、公募基金两大市场 增长率逐年攀升,2018年分别为13.04% ,12.33% ,以及2019年15.38%、13.35% 。 私募股权行业因其规模还相对较小 ,增速占据第一位 , 且优于规模同样较小的保险资管和私募证券。
此外, 从结构来看,私募股权管理规模占资管行业整体比重亦快速上升,从2013年落后保险资管的2.53%,到2017年实现反超,达到 8.16%, 2019年进一步增长到9.37% 。私募股权行业已成为传统资产管理 领域之外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股权投资发展整体情况
从资产管理整体发展情况来看, 股权投资市场增长强劲 。 从1998 年成思危教授提出股权 “一号议案”至今,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已走过20 余载春秋,在支持中国创新创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 获得股权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达到348个, 占整个市场的65%,仅2021年1-11月,有VC 有VC/PE支持的中小上市企业达到385家,占比达到69.49%。 股权投资 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和筛选潜在优质企业的作用得到了有效运用。
纵观股权投资市场行业发展, 仍处在曲折上升阶段,2015年之前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情况和股票市场走势趋同, 考虑一方面资金来源于个人LP居多, 另一方面则因为当时A股IPO仍然是主流的退出渠道 。2015年也成为外币基金募资的分水岭 。 从2015年之后, 多层次股权投资退出市场得以构建 (如新三板 、科创板等),加之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涌现,股权投资退出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 一级市场的募投情况稳步上升,在2017年叠加税收优惠和IPO提速等多重利好,达到募投双高,此后受资管新规影响开始略回落 。2020年疫情影响下,投资金额逆向上涨,募资下降速度放缓, 新募基金数大幅上升 。
募资 :外币基金向大型化发展, 全面看好中国, 人民币基金向中小型 化, 更多倾向VC阶段 ;专项项目基金设立增
从2010-2020年, 外币基金募资金额复合年均增速2.7%, 而人民币基金募资额复合增速达到27.1%, 相差10倍 。 同样以2015年作为新旧交替 节点, 此后, 外币基金募资占比下降, 降回20%以内, 2020年为15.7%左 右, 人民币基金开始站上主舞台 。 与此同时, 外币基金募集数量也从 2015年120支下降到2020年的66支, 规模却逐步攀升, 达到2020年的 28.57亿元, 而同期人民币单只基金平均规模仅为2.96亿元, 相差将近10 倍 。 从数据来看, 美元基金已先于人民币基金完成头部集中化趋势。
细分不同阶段来看, 外币募资在天使 、VC 、PE阶段均同比上升,全面看好中国,其中早期和VC阶段增长更快,人民币基金则遭遇募资难,在早期阶段和PE阶段均有较大幅度下降,VC阶段则小幅回落。
投资 :外币基金更激进, 单笔投资更大, 至少是人民币基金的2倍, 逐渐向PE阶段倾斜, 人民币基金主要投注于VC阶
从2002年到2020年, 投资金额复合年均增速33.9%, 而投资案例复合年均增速20.3%, 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金额从1531万元增长到1.17亿元。仍然以2015年为分界点,当年投资案例数大幅增长。
外币基金无论在早期投资 、VC还是PE投资阶段, 单起案例的投资金额都更大,至少是人民币基金的2倍,更敢于下注,投资案例少, 和以 往对外币基金 “撒芝麻”式的投资认知不同 。 这可能也源于外币基金高 度集中,竞争激烈 。而在股权占比区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外币基金的高额下注也间接拉高了项目的估值水平 。
在投资阶段上, 从趋势来看,外币基金的下注逐渐向PE阶段倾斜,无论是投资金额或是投资案例。 一方面由于外币基金在PE阶段有更丰富的 投资手段, 例如并购 、私有化等, 另一方面, 外币基金对投资的优秀项目 会一直加注 。而人民币基金则在VC阶段投注更多案例和资金, 在PE阶段 增加了投资案例, 但从历史来看,当年的整体投资分配上却减少了金额 。 可能担心普遍的一二级估值倒挂,在PE阶段采取撒芝麻方式。
退出 :境外上市账面回报倍数和IRR都更高, 但随着科创板的推出, 境内上市账面回报情况明显改善 ;人民币基金退出周期相对更长
外币基金投资项目可在境外和港股上市,还可进行私有化回归A股,退出渠道更多元 。相较而言,人民币基金多以境内IPO退出为主,人民 币基金投资的项目从成立到上市的周期约是美港股的1.5-2倍,很多在8-12年,而美港股则很多在5-6年, 从而人民币基金需要更长的退出期。
小结
1、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是资产管理配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处于发展 的初期阶段。
2、外币基金的头部聚集效应更显著,单只基金规模更大,投资周期也 更长,竞争更激烈。
3、外币基金较人民币基金拥有更便利和多元的退出渠道,退出周期相 对更短,投资逐渐向PE阶段的项目倾斜。
4、募资在股权投资四大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资金的规模和投资周期 决定了采取的投资策略,但在人民币基金的募资实践中,项目基金 增加,越来越多LP偏好短期,也导致了部分投资机构的短期行为, 以及在PE投资阶段撒芝麻的策略。